在先前的文章JTS振泰小學堂【食品中的微生物】我們了解了微生物其實不如我們想像的可怕,在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作用。
那麼,我們實際上到底會去檢驗哪些微生物呢?
來看看我們的精簡小整理吧!
什麼是微生物檢驗?
微生物檢驗,是透過檢驗流程確認樣品中某個微生物的數量,或者是否有受到某種微生物的汙染。
食品微生物檢驗項目包含以下三類:
衛生指標菌:可以了解食品受汙染的程度
例如:生菌數、大腸桿菌、大腸桿菌群和腸桿菌科。
病原性微生物:用來確保食品的安全性
例如:金黃色葡萄球菌、沙門氏桿菌、仙人掌桿菌、李斯特菌、腸炎弧菌或病原性大腸桿菌……等。
指標成分:確認總數含量
例如:乳酸菌。
如何檢驗?
依照我國衛福部公告的檢驗方法,主要是傳統的培養法。
檢體經系列稀釋後,以選擇性培養基培養及計數,或增菌培養後進行定性分析,過程費時也繁瑣,需要經過訓練的人員來操作才能確保檢驗結果。
雖然市面上有很多快速檢驗的方法,所需時間較短,操作也較簡單,食品廠會用來作為廠內自主檢測。
BUT!
但是傳統法(公告方法)才是國內認證的微生物檢驗標準及判定結果,因此還是要以傳統法(公告方法)為主。
食品的種類很多,所需檢測的微生物項目亦有所不同,可參考衛福部所公告的食品衛生標準。
另外衛福部在2018年6月11日預告訂定「食品中微生物衛生標準草案」依據國際管理趨勢,重新調整食品分類、監測項目及納入採樣計畫之管理要求,提供各廠商為自家產品的安全把關。